官方熱線
400-999-2278
近日,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業保理專委會”)與天逸金融服務集團(以下簡稱“天逸集團”)聯合編撰完成《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8月26日,由商業保理專委會主辦的《報告》線上解讀會在京成功舉行,商業保理專委會主任、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對《報告》進行了權威而精彩的解讀。
商業保理專委會主任、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先生
《報告》由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商業保理專委會和天逸集團聯合編著,全文共計13.2萬余字。正文分為五大部分:全球保理行業發展狀況,我國商業保理發展環境,我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狀況,發展特點、主要問題、政策建議與趨勢展望,以及相關附件(優秀案例選編、典型風險案例、調研紀實和各地相關政策匯總)等。
《報告》指出,2020年,在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下,世界經濟遭受了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遭受重創,全球保理業務量也出現了階段性下降。據FCI統計,2020年全球保理業務量為27,260億歐元,相較上一年的29,170億歐元下降了約6.5%,其中國際保理業務量下降了4%。
對于中國保理行業而言,2020年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保理合同作為新的典型合同寫入《民法典》,保理立法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率先成功控制疫情,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保理市場需求旺盛,2020年我國商業保理業務規模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
在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商業保理行業也面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保理入典后尚缺乏相關司法解釋,稅負問題依舊突出,正向保理比重偏低,商業保理企業風控能力尚需提高,商業保理企業接入人行征信系統仍存障礙,外匯政策尚待突破,商業保理采用信用保險比重有待提高等。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制約商業保理行業發展。
針對于此,《報告》整理出如下政策建議:出臺司法解釋,明確監管要求,調整稅收政策,充分發揮央行征信及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平臺作用,借鑒歐洲經驗研究設立保理銀行,倡導運用信用保險,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重視行業協會作用。
在會上,天逸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楊聯營表示,很榮幸能夠參加本次會議,也很榮幸作為商業保理專委會會員單位與專委會一同合作完成了《報告》的編撰工作,并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舉辦,希望在未來能夠和商業保理專委會開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共同助力商業保理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天逸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楊聯營先生
目前,《報告》的編撰工作已經順利完成,近期將與讀者見面。未來,天逸集團將加強與行業監管部門、廣大業內同行的交流合作,繼續為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