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熱線
400-999-2278
當前,我國外貿形勢總體好于預期。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出口20.8萬億元,增長6.7%;進口15.22萬億元,增長3.2%。但我們也要看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演進,國際形勢變化莫測,尤其要關注重要經貿伙伴貿易政策的調整,會給中國外貿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影響。因此,正如日前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的《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所展現的,我國在穩外貿方面會繼續加大政策力度,尤其是順應當前國際貿易數字化發展趨勢,積極發展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貿易新業態,發揮新業態引領和賦能作用,筑強我國外貿多元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以有效應對未來挑戰。
跨境電商依托靈活的商品組合、多樣化的物流、快捷的資金結算等優勢,在滿足全球市場日益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方面展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跨境電商出口增速也遠高于同期一般貿易出口增速,在拉動我國對外貿易回穩向好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國跨境電商發展還面臨市場主體競爭力不強、專業人才缺乏、供應鏈能力弱、品牌附加值低等諸多問題和挑戰。要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需要積極發揮政府政策導向作用,在載體建設、市場創新、賦能發展和規則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繼續深化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搭建起支撐我國跨境電商陽光化發展的核心載體。利用好全國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支持各地主動作為,面向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新需求持續深入開展政策便利化創新,在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以及物流、金融、人才、園區、合規等領域形成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集成優勢,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升級版,提升跨境電商綜試區各項服務對不同類型跨境電商企業的吸引力。
二是鼓勵市場主體開展多維度創新,形成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支持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根據不同類型賣家的需求,在發展全托管、半托管等服務模式的基礎上繼續細化服務內容,降低跨境電商的進入門檻,拓展跨境電商的服務主體范圍和服務內容方向;在聘用境外人才等方面優化管理政策,鼓勵跨境直播電商等模式創新;在跨境電商領域大力發展AI大模型、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依托新技術創新新場景服務新需求;利用專項政策支持跨境電商商家基于跨境電商數據開展產品的本土化創新,提升產品適應能力,在專利申請、品牌打造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
三是深挖優勢特色產業帶潛力,做好“跨境電商+產業帶”的服務體系。發揮好政府相關部門、商協會、第三方服務商等橋梁紐帶作用,協助本地產業帶商家對接優質的跨境電商平臺及服務商資源;多措并舉提升產業帶面向跨境電商細分市場的供應鏈數智化水平,發揮產業帶生產制造能力優勢,提升與市場需求的協同快反能力;積極探索產業帶跨境電商公共品牌體系建設。
四是著力打造便利化的跨境電商全球規則體系,為我國跨境電商開拓新市場創造有利環境。面對當前部分國家出臺針對我國包裹入境的限制性措施,利用好“絲路電商”國際合作、多邊國際合作機制、多雙邊自貿協定規則談判等政策協同渠道,在跨境電商市場準入、物流便利化、產品認證、跨境數據流動、糾紛解決等方面保護好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權益,促進跨境電商規則標準的國際協同。
來源:國際商報